简单点的说,滴灌是比较省水,前期投资比较小,但是使用时间相对较短,而喷灌需水量比较大,一旦安装使用了,使用年限比较长。要根据实际的种植作物或是种植环境来具体选择哪种灌溉方式。大棚中的灌溉,一般会选择微喷设备。
因为滴灌与喷灌有衍伸许多不同灌溉商品,我们就以狭义来说明:
滴灌是持续性给水(养液),只施於根部附著的介质(土壤),依据植物水分的蒸发量以24hr连续供给,可充分根据植物需求供给水与养分,水与肥料的利用率高,不浪费,同时因直接施於根部的介质,可避免因灌溉而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上升。
喷灌是间歇性给水(养液),一般会喷洒到全植株,最终落於土壤由根部吸收,水与肥料的利用率较滴灌差,常因灌溉而使相对湿度上升,引发病害,但对蚜虫、螨类的害虫有抑制作用,适合乾燥地区采用,同时因是全株喷灌,植物的根茎叶都可吸收水分与养分,植物反应非常快速,尤其叶片可马上吸收利用,无须经过根部交换吸收与储运等耗能环节。
滴灌与喷灌都需要较大的水压,所以加压泵是不可或缺的装置,同时为了前端与末端的出水量尽可能减少误差,都需根据选用的喷头使用特殊的压力管、稳压装置与过滤器。滴灌相对於喷灌是较精密且技术门槛较高,虽然省水、省肥,可充分做好营养管理,适合於瓜果类作物,但需要PH、EC等探头监测辅助才能发挥较大功效、设备也较贵。而喷灌最终仍是以土壤做为缓冲,比滴灌粗放些。
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、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,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;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、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。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,只让水慢慢滴出,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。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,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优含水状况。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。
省水省工,增产增收。因为灌溉时,水不在空中运动,不打湿叶面,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,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;容易控制水量,不致产生地面泾流和土壤深层渗漏。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—75%。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。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,杂草不易生长,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,减少了除草用工。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优良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,故能增产。